3/10 Sun. 2019
行前完全不知煙台有何名勝古蹟,繼昨天蓬萊區走逛濱海樓閣後今天改訪煙台山,
隨著行腳擴張也越來越能認同煙台可玩性。 光看數據,煙台山僅 50m 高度似乎不值一提,
但山腳至山頂滿佈各時代歷史建築,一次飽覽明朝烽火台、19 世紀列強領事館、20 世紀燈塔、
近代工商建築乃至 21 世紀最新打造博物館空間,真要放慢腳步欣賞甚至安排一個整天都不為過。
山腳下老洋房翻修尚在進行式。 大片廢墟尚待再現風華,煙台山未來魅力可期:
緩步上山,先參觀開埠紀念館。 來了才知道原來煙台也是當年英法聯軍後,依天津條約強制開港的商埠之一,
小博物館娓娓道來扼守京、津海事玄關的煙台如何自古即因地理位置商貿發達,開港後接踵而來的列強又是
如何勢力更迭,最後當然也少不了羅列當年貿易往來的不平等待遇等各種喪權辱國事蹟。
文檔圖片、小件器械等帶著遊客穿越百年歷史,順便搭了隔壁私人導遊解說的免費旁聽順風車多長知識,
但此行最意外還是發現煙台竟也是馬關條約簽訂後,正式換約生效的地方,搭配去年踩點條約簽約地日本下關,
無心插柳湊齊簽約地跟換約地的我只感台灣歷史見聞 up:
(下關 https://realman.pixnet.net/blog/post/47292840)
接著入內參觀京劇博物館。 在這裡開辦雖然很 random,不可小覷其設館用心,舉凡中國各式戲曲流派演變
掌故皆鉅細彌遺,生旦淨末丑五角色各有職司,唱、念、坐、打全套絕活全程無冷場,如雷貫耳的四大名旦
生平介紹更是具現京劇鼎盛時期的社會濃縮剪影,就連我這個只看過霸王別姬電影的大外行都能將展覽看得
津津有味:
出館後繼續上攻山丘至高點,燈塔直插高崗,一高還有一高高。
本身沒太大特色,登塔看海景視野倒是不錯,一面煙台港作業繁忙,另一面濱海北路城市天際線在
疑似霧霾中若隱若現,阿 Q 點看著亦覺仙氣裊裊,呼應昨天朝聖過的蓬萊仙山景區。
細數目前參訪過的幾個煙台山展覽館都相對現代,下山路上遇見的烽火台相形之下就是遠溯明朝的老前輩了。
稍早提過煙台因地理位置常有倭亂,14 世紀時明太祖遂於濱海山丘設立狼煙墩台,以利監測海上敵情
即時通風報信,原來「煙台」地名所指的就是這麼一回事:
離地 5 公分,B 女士驚人的跳躍力:
再來一間冰心博物館,原址為東海關總監察長官邸,不過可能沒人在乎誰是總監察長的關係,
遂改建成中國知名女作家冰心紀念館大賺旅遊財。 記憶中高中國文課本好像有冰心的文章,
但沒什麼深刻印象,今天來逛紀念館才知道冰心成就頗高,除了文學造詣外也積極從事社會活動,
尤其在國際文化交流和婦女兒童事業等先進觀念方面引領同代人,各領域皆中外獲獎無數,
姐早在 20 世紀初即斜槓開掛。
人紅是非多,人紅到處被認祖歸宗,在煙台度過童年的冰心雖然有更多時間在外地走闖,
博物館既然說冰心自稱煙台是她靈魂故鄉我也只能信了,館藏倒是確實挺豐富,舉凡冰心手稿、著作、照片、
原汁原味使用過的的物品等應有盡有,若是冰心迷想必覺得不枉一遊:
其餘如有好大盆香爐的忠烈祠、有好大尊含錢龜首池塘的龍王廟、有好大一枚銅錢的財神殿等古剎
或許沒那麼有名,卻都稱得上香火鼎盛,各種燒香許願收費展示了何謂線上線下閉環流量變現。
下山走進稍早燈塔上望遠的城市天際線裡,漫步霧濛濛能見度不高的濱海步道自比天上雲端,
怡然自得,初生之犢不畏霾:
最後在豪哥推薦的玉林串串香嚕一回飽肚肥腸,出店後漫步小巷又聞水果攤波羅波羅蜜廣告旋律種草穿腦。
初訪山東,印象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