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 Sat. 2024
吳董來訪深圳,而深圳最棒的旅遊景點就在深圳之外。
於是來到久仰的潮州啦,名字很潮,搭個高鐵也不遠,最重要是其集美食與文化於一身的古城魅力,
「世界美食之都」、「中國十大宜居中小城市」、「華僑之鄉」、「中國民族民間藝術之鄉」等美譽,
要印名片的話估計有 A4 紙大小吧?
官塘兄弟牛肉火鍋
說起潮汕菜,牛肉火鍋無疑是當中最出名料理之一。 來了就要賭大棒,直奔老字號官塘兄弟,
雖捨棄了遙遠的本店,市區旗艦店也是交通、用餐環境各種好,瑕不掩瑜,更別提默默覺得此生
可能不會再來潮州的一期一會心理驅動下,放開手腳點了滿桌肉只有令人樂開懷。
說起潮汕牛肉火鍋特色,一則部位講究,不同牛身各有名頭,口感風味人各有好;二則調料,
靈魂沙茶之外任君搭配,與上述的部位選擇交互就成了數量可觀的排列組合,老饕們有自己的儀式感 routine,
本魯就只有我全都要的執念。 於是,饗宴開始,先拿雪花暖身,位於牛肩背脊前端,單頭牛產肉不多,
算是較尊貴肉品,恰到好處油花爽潤爽潤的,川燙 8 秒起來熱呼順口:
接者品嘗吊龍伴,以西餐分類來說應該屬於 rib eye 的邊側肉。 此部位主打較高脂肪比例,
油香和爆汁都是可預期的戲劇效果,下鍋 10 秒入口喜提美味爆擊:
第三棒匙肉,判斷也是一般常稱的匙仁,位於雪花肉下方、肩胛里脊肉的內層,脂肪星布於肌肉纖維中,
號稱「嫩中之嫩」。 同樣 10 秒滾水洗禮,大片肉入肚讚聲你比我的工作能力還嫩:
第四道嫩肉,命名沒啥創意,但實質頗有反串意圖,取自臀部上方一般厚切處理,與皮薄肉嫩的直觀用字搭配
大相逕庭。 結果料理 10 秒後根本超優,飽滿肉感充斥腦門,明明因出肉量大在諸多肉品中屬價格較庶民者
依然教我喝采,正所謂英雄不怕出身低:
再來吊龍肉,看名字就知道與稍早吃過的吊龍伴頗有淵源,事實上肋眼、莎朗、菲力都能叫做吊龍肉,
可謂海納百川,而吊龍伴簡單講就是吊龍肉的外框啦,只是這個外框很大一框、比粗框眼鏡還粗這樣。
同樣 10 秒見真章,吊龍肉或許正因定義較廣泛,風味也更多元,嫩肉邊緣鑲著雪白脂肪細邊,頗有集
肥肉瘦肉兩家之長的氣魄,兼具軟嫩與嚼勁口感是不少饕客的心頭首選:
最後就是奇妙的胸口朥了。 此肉品指的是牛胸口前的一塊脂肪,有別前面幾道幾秒出鍋,此君熬煮 5 分鐘
最能體現其看似肥膩、實則爽脆的反轉口感;另外也因為就是牛油的關係,一路吃下來胸口朥明顯牛味最重,
堪稱牛肉鍋界的行走費洛蒙,頓感我們都是同道中人、英雄惜英雄:
總評這幾盤牛火鍋全明星,雖然遠不到所有部位都吃一遍的大滿貫成績,還是能初步排序打分不懂裝懂---
個人最偏好嫩肉,匙肉次之,再來吊龍肉和雪花,吊龍伴相對沒啥存在感,胸口朥則以獵奇風味榮獲特別獎。
其他像是 12 秒出菜的牛百葉、牛丸、牛腸甚麼的也都優秀,作為本次潮州行開局可謂十分強勢!
潮州古城
前文提到潮州有美食和文化雙絕,品完火鍋來逛潮州古城自然是合情合理。
But 世界美食之都誘惑多多,任務線馬上又導回美食探店啦,小吃四連發先來一道鹹水粿,
是個白米漿基底、凹槽裡面塞現煮菜脯肉的質樸料理,路過一家標榜三代傳承的,看人很多就從眾買了一盒,
開箱即聞香,Q 彈粿皮佐爽脆菜脯真是完美互補,熱騰騰的菜脯肉餡料亦鹹香誘人,果然開在國小附近的店
都有兩下子:
小吃之二惠來綠豆餅,雖然是隔壁地級市汕尾惠來縣的百年特產,但同屬廣義潮汕美食名片,沾光有理。
其實跟綠豆凸好像也沒啥區別,那接著就看手藝了,實測此間餅皮香綿、綠豆內餡清甜,得到台客對甜點
最高讚譽的「不會太甜」好評,而且今天運氣不錯來的時候剛好沒人,一走就大排長龍展示其網紅店人氣,
人品 buff 一加持好像又更美味了:
小吃之三腐乳雞翅,其實味道滿好想像---把用腐乳醃漬過的雞翅拿去炸,then you got it.
豆腐乳本身也是潮汕特產,在台灣用於料理的情況亦所在多有,接受度高,今天既然是把兩個本魯習慣且
喜愛的元素加在一起,好評自然八九不離十,選了名字跟某學弟一樣的南門達叔又更添名人加持效果(?),
最後得出外酥內嫩又有濃郁腐乳風味的結局也就這麼水到渠成啦:
小吃之四杏仁茶,同樣不太需要解釋,不過眼前這家老魏記似乎頗有來頭,網路隨便查隨便有,
不是大廚厲害就是小編厲害。 幸好探店後證實是前者,杏仁茶濃度之高讓人懷疑杏仁比水是不是 9:1 比例,
與其說是杏仁茶還不如說是杏仁糊了,展現店家熬煮誠意的同時也滋補了我空洞的身心,療癒滿點:
ok 是時候認真觀光了。 始建於東晉的潮州古城,至今也有 1700 年歷史,難能可貴是其幾經歷代修建擴張,
至今仍佔地廣闊、保存良好,且真有居民,許多小吃就在城裡賣,手捶牛丸、喝茶聽戲、街頭藝人、
胸口碎大石(?)、此時已氾濫到有點過時的科目三工讀生等技藝在這裡都有舞台,是中國諸多古城景點裡
人間煙火氣鼎盛者,也是較自然者,非一般無靈魂仿古建築可以比擬。
民居建築之外,老城牆當然是一大亮點,此外還有一條牌坊街,據說歷史可遠溯唐宋,鼎盛期 570 座牌坊
簡直要引發密集恐懼症,也展現潮汕人講究身後留芳的做派。 如今碩果尚存的 22 座中式明、清石牌坊
矗立馬路中央,與道路兩側差不多同期引入具南洋建築風格的騎樓建築相映成趣,形成中西合璧的獨特
僑鄉風貌:
古城一面臨韓江,出得城門還有另一潮州地標廣濟橋。 廣濟橋名列中國四大古橋之一,最大特色在橋身集
拱橋、樑橋及浮橋於一體,當中拱橋部分 24 個橋墩樓台造型各異,浮橋則用赤壁之戰連環船的形式組成,
拼拼湊湊橫亙了江面但又能隨時撤走重開江道,亦是中國第一座啟閉式浮橋。
從橋這頭走到那頭幾乎是來潮州的 must do 了,另外船家也是商家,橋墩裡還偶有展覽空間,漫步江上除了品味
老橋自身古色古香與山水景色,想不到還如此頗有事做,偶遇江泳團體一群歐吉桑集體花式跳河更是錦上添花。
不過講到廣濟橋名物,還是一睹船橋如何撤走的部份。 事前想了很多情境,包括用火燒船之類的,
結果答案只是很平庸的把固定浮船的錨阿樁阿這些的先拆了,然後再派快艇三個三個浮船一組先推後拉帶走,
very peaceful but very boring,三國時代的大場面看來只能靠動畫呈現:
而入夜後的潮州古城和廣濟橋,又別有一番魅力。 城樓打上燈光,高級中餐館的格調就出來了,
廣濟橋則有約 10 分鐘燈光秀,打上燈光宛如跨年趴踢般夜空閃爍,人群之擁擠也是跨年水準,看完不宜久留:
至此解完觀光任務,來說回美食套路。 晚餐走排檔風,正可再多 check 幾樣潮汕特色菜,
白粥、熟醃血蛤、椒鹽蝦、菜脯蛋、蒜蓉空心菜、魚生蝦生拼盤的組合既有自己的心頭好,也兼顧了地方名產,
比較意外是菜脯蛋竟有驚人美味,榮登今晚 MVP,我們也不吝分享勸敗隔壁桌食客,分享蛋蛋的喜悅:
最後深夜還有按摩看片行程(嗯?),多麼扎實的一天。 話題強片「消失的她」確實挺精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