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5 Sat. 2022
週末行腳專案地點秉持 somehow 不會無聊到到了現場高喊 WTF,但又不能太好玩到太座搞不好有興趣、
偷跑自己先去會遭天譴的程度,兩相權衡下此番由廣東中山接棒,不讓上回的合肥行獨享低調私房景點人設。
昨晚搭了順風車一路廣州佛山的卸客,到了中山那也夜深人靜了,幸好飯店一旁的石岐河岸還算越夜越美麗,
除了零星還在營業的小夜市攤販、樹下喝茶打牌方興未艾的中年男女,還有一個重要文化財天字碼頭,
1912 年孫中山先生卸任民國大總統後從南京一路南下考察、經港澳回故鄉中山翠亨探親後,最後即從此碼頭
乘船返回廣州:
浩輝食店
美好的一天得靠美食開局,而粵府美食就算在相對低調的中山市,也總有幾家具備大聯盟身手。
眼前的浩輝食店,乍看不過巷子裡一小店其貌不揚,但看那網路上佳評如潮,且復古如我認真看了幾篇
旅遊攻略均有背書,這家中山知名老店那是不能錯過的。 點了招牌肉丸麵,號稱肉丸界天花板,
主角肉丸外觀其實較近似肉羹,但反正肉丸肉羹肉字一家親何須計較,關鍵還是味道確實不俗,
口感彈牙、汁多香綿,下次真該找個機會擺上肉丸義大利麵餐盤氣死義大利人:
翠亨村
都以辣個男人命名了,講到中山市第一個想到的當然就是孫中山了。 近代偉人故里當然要重視,
欲吸收孫中山法統正當性的中共當局也給了翠亨村最高 5A 級景點分類待遇,硬體高規、工作人員既多且
管控頗為森嚴,排場一出來便知此地政治資本雄厚。
孫中山故居
綜觀翠亨村,不少民宅都已改建成主題不一的展覽館,幾個主題再湊合成一幅嶺南地區的農村民生畫像。
而在這些民宅之中,孫中山故居顯得鶴立雞群,紅色碉樓圍竿外型一眼可辨,內部反而不是太有特色,
就小康家庭 layout 擺設,但反正現場也剛好一堆結屎面工作人員不給拍照,想腦補屋裡有多金碧輝煌
就可以怎麼金碧輝煌:
陸皓東故居
翠亨村四傑,孫中山、陸皓東、楊鶴齡(反清四大寇之一)、楊心如(台灣興中會創始人),生前名號並稱,
死後振興鄉里觀光業也是攜手同行,例如陸皓東故居就硬是不讓孫中山故居專美於前。
but 地段有差啦,孫故居就在村子口黃金店面,陸故居就得小巷裡七拐八繞還差點走進公廁這才成功抵達,
幸好格局還是挺體面,冷氣超強更是加分,三間兩廊、磚木結構的地方經典款房型見證了陸皓東的青少年時期,
而後英年早逝成了孫中山口中「中國有史以來為共和革命而犧牲者之第一人」,彗星般的人生短暫卻留名,
若是二十年前的歷史教材應該會讚聲大丈夫當如是也吧?
孫中山紀念館
畢竟 5A 級景點嘛,不大興土木怎顯強國威風,搞了個佔地好大還有兩層樓的展覽館也只是剛好而已。
簡述大陸版國父紀念館館藏,一樓陳列孫中山生平史蹟,全面系統性介紹孫中山領導的革命運動和思想理論,
二樓則主打孫中山親屬與後裔故事,描述偉人身後的隱形力量:
一進館就有 1:1 孫中山真人鋼彈,看來館方也懂模玩。 一樓孫先生生平史蹟陳述故事線方面則活脫是
一部晚清史,太平天國、列強瓜分,在在形塑孫先生救亡圖存理想,國際閱歷亦給予孫先生跟老外 pitch
融資的寶貴技能包,海外孵化的興中會同盟會新創也就這麼一步步壯大,直至革命成功。
看這眼熟的微笑國父鈔票臉,多麼希望您能多豐富與填滿我荷包和口袋的縫隙與空虛:
再看這尊黃興半胸像,真的很胸,這副漢草感覺臥推應該很威猛:
至於孫中山親屬與後裔故事方面,宋慶齡固然身居要角,這裡也介紹了孫男低調的元配盧慕貞,
任孫中山多年在外奔波並發展豐富情史,自己在後方操持家務、照顧老人、撫育子女,人帥偉人,人醜負心人。
後代就更不用說啦,在故居處就已看到圖像陳列近年一個個心繫祖國、投資故里、飛黃騰達,黨的吸收孫法統
計畫看來執行的相當到位啊。
正斗麵家
孫中山主題旅遊結束,拉回中山市區吃午餐,這還有正斗麵家持續展現何謂低調的庶民美食。
也不知是不是因為店面小的關係,人氣顯得爆棚,幸好在我昂首闊步自行與他人併桌的傑出操作下
仍可迅速卡位點單。
那麼正斗該吃哪一味呢? 既然牛腩雲吞並稱雙絕,身為大人我就全要了,不一會牛腩鮮蝦雲吞撈麵豪華上桌,
蝦籽拌麵再融合牛腩醬汁確實銷魂,內餡扎實的雲吞亦滑溜飽滿,快節奏一口接一口馬上完食讓位,
也算日行一善啦。
孫文西路
以為離開翠亨村就跟孫中山沒啥關係,眼前又有中山市最上相的孫文西路提醒我偉人 IP 無處不在。
喝完中山當地手搖飲品牌心研茶的香印青提凍凍(其實就是青葡萄冰沙)後走來打卡,兩旁老洋房林立、
舊時代風情賣點一目瞭然:
中山公園
即使在這不算長的老街,仍有兩個人氣景點值得花點時間。 第一是中山公園,取名真是讓人不意外,
讓人好奇該不會這邊隨便連個 wi-fi 密碼都叫 zongshan?
公園其實在小山上,看這入口處的國父坐像一派輕鬆,仿佛在勸登山客上路前請三思。
幸好走起來也沒幾步路啦,畢竟山頂 50m 不到,拿來飯後運動剛好,有趣的是山頂還有一座始建於明末的
阜峰文塔,塔高 20m 多,加上去瞬間山勢起秋了不少,與辛普森家庭媽媽的髮型有異曲同工之妙:
香山商業文化博物館
景點之二香山商業文化博物館,主打此地經商傳統與中山商幫的海內外發家故事。
由於過去所謂香山地區除了中山,也包括現在珠海和澳門的關係,地靈人傑的池子大了,
此地出身的名人也就多了,清末實業家兼思想家鄭觀應,洋務運動大將與招商局總辦唐廷樞,
中國第一個留學生、回國後跑去洋行經商的容閎,身兼晚清最大茶葉出口商、最大房地產商、
最早股份制企業創始人等多個中國第一的商業巨擘徐潤等等,信手捻來全是可以入學菁英技擊中心的人上人:
香山多山,自古地脊民貧,直到明清之際商業萌芽,葡人東來,而後晚清時受惠臨海地利與澳門開港歷史事件,
進出口貿易買辦大興,海內外創業亦如雨後春筍。 一樓展區主要透過各種假人還原民間商事生活片段,
以及此地一間始建於明朝萬曆年間的石岐大廟遺跡:
既然博物館以商業文化為名,展區自然也多有此地名人的商業思想闡述。
二樓展區即以名人理念和其對近代中國影響為核心,除了前述鄭觀應知名的「商戰」觀點,拿現代全球貿易戰
大浪回頭檢視有那麼點先知意思之外,意不意外驚不驚喜的又見孫中山語錄,其以農為經、以商為緯的重商理念
雖於我算是新鮮,禮運大同裡的貨暢其流主張那就比較熟悉了:
二樓還有香山人辛亥革命和對近代中國貢獻特展。 政治正確,略
來到三樓,眼前是我覺得本日最有意思的民國四大百貨公司介紹。
來了才知先施、永安、新新、大新四大百貨公司創辦人原來全是香山幫,還都是澳洲華僑,
且以前認知就止於喔這就是四大天王的 name list,沒有個別面貌,今天一看才有感各有特色,
即使在當年百貨業發展早期,店家們仍兢兢業業致力差異化競爭。 先看先施,取名自「施比受更有益」理念,
還可對應英文店名 "sincere" 音譯,童叟無欺企業精神一字概括。
履歷方面先施為中國第一家近代百貨公司,並導入統辦環球貨品的先進管理流程,更首開同業間商品標價和
設置女營業員先河,稱一聲中國現代百貨業先驅不為過:
再看永安,營收、利潤雙居四大百貨業者龍頭,更創辦上海灘知名刊物 <永安月刊>,十年間歷經大時代動亂
從不斷刊,內容文學、小品、商業新知、圖畫、攝影無所不包,時至今日已為研究民國初期重要史料:
第三看新新,營收、利潤雖於四大居末,創新不落人後,除了創制無線電發音機用於店內播新聞、音樂,以及在
百貨公司內自行安裝上海第一個由中國人創辦的私營廣播電台、每日每夜廣播公司商品介紹和促銷活動外,
也是中國第一家向政府註冊多業態經營的百貨公司,頂樓戲院、大型舞廳、音樂廳和西餐廳等人潮川流不息,
屋頂花園遠近馳名:
最後一家大新,即為現在的上海第一百貨,開幕時面積為全國百貨業之冠,
店內並安裝中國最早使用的自動手扶梯,攬客引流絡繹不絕:
總結中山,滿滿的孫中山。 然後接著馬上得趕回深圳做核酸,超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