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6 Sun. 2010
出門在外,陰雨綿綿總是惱人,加上氣溫瞬間下滑10度的詭異天氣,
熟悉的狼狽感似乎山雨欲來。 然身處蘇州,自古騷人墨客總懂得自得其樂,
索性心隨境轉,赫見四下秋高氣爽、霪雨迷濛,恰巧是一幅煙雨江南的風情畫。
拙政園
連日來以劉姥姥遊大觀園的心情四處參訪遊歷,卻從未想過,如果有一天真的
面對大觀園,我該如何兼具戲劇效果又能附庸風雅的發表感言呢?
蘇州4大園林之首,也是紅樓夢中大觀園參考藍本的拙政園,
歷史可遠溯唐代,屋主幾經更迭,此園命運亦如家運起落屢有興衰,
擴建縮編 建設破壞 分房複又合而為一,外在環境破壞下
殘留至今建物雖已失部分原味,地處蘇州鬧市之中得能延續其
大體園林格局長達500年,實屬罕見,故於1997年名列世界文化遺產。
拙政園命名源於明代嘉靖年間御史王獻臣官場失意,歸隱蘇州置宅於斯,
引用晉朝文人潘岳《閒居賦》字句「築室種樹,逍遙自得...灌園鬻蔬,
以供朝夕之膳...... 此亦拙者之為政也」,一說以自身比作拙者,為園藝澆花之日常政事,
一說引用此賦自嘲拙於為政,方落於隱居下場,橫豎皆頗有在仕途落寞下自我解嘲意味。
四季各有不同情調的拙政園,也意味著一年不分季節總是遊人如織。
觀察現場雖萬頭鑽動,大家倒是亂中有序,顯然是一團團各自獨立的旅行團組合成參訪的洪流,
輕易將只有來拙政園來到冷感、因園內禁菸一心只想快快出園哈煙的 T 先生作陪的我們淹沒。
不專業如斯為尋求生命的出路,只好在遊客的嬉鬧雜訊中斷斷續續捕捉不同導遊的解說,
A 團領隊的景點一講解搭配 B 團領隊的景點二敘述這樣,承接百家之長,張冠李戴、郢書燕說,
想不到也能拼湊個大概,不至流於外行人看熱鬧:
-遠香堂
畢竟沒有專業解說員陪同,一路走走停停不太能掌握觀覽重點,
只從偶爾飄送過來的領隊 C 介紹,意識到四下一切擺設皆有許多講究,
例如眼前3階階梯,怎麼看都是由切割馬虎的頑石胡亂堆砌而成,
登階步驟卻大有學問,一次跨越三級謂之一步登天,一階兩階上攀謂之步步高升,
一階階拾級而上謂之連升三級,簡直就是除夕特別節目吉祥話大會串,
海派如 T 先生便大方斥為一派胡言了。
終於來到連外行人都看得出來很重要的「遠香堂」,為拙政園老爺眾多宴客廳堂中
最大的一座,正對宅第大門,中間隔著假山奇石,賓客來訪第一眼就是觀賞這座假山,
是謂「開門見山」,欲深窺園區亦不可得,兼具財不露白的防衛效果。
回頭看看遠香堂,匆忙一瞥頗覺構築宏偉,但裡面真的是擠滿了現代的賓客,顯然超越
老爺當年規畫的胃納量,我只好在外面探頭探腦搞曖昧,依稀聽到導遊 D 說四面牆上的
窗格紙竟都是絲綢作的,老爺果然是天龍人,又聽說尋常訪客要見上主人一面也得看老爺心情,
在古代造訪他人宅第,若是下人5分鐘內給賓客連上3杯茶,即是下達逐客令,
賓客往往板凳沒做熱就得離席,「坐冷板凳」遂引申有不受寵的意涵。
還真的只能感嘆逛園林長知識了。
-三十六鴛鴦館
此地因昔日眷養36對鴛鴦而得名,今日只剩一兩對很沒氣勢的滑水,但仍博得許多西方遊客的鎂光燈。
與遠香堂同樣屬於宴客廳堂,這邊主要作為招待貴客看戲的場所,建築構造本身亦配合家庭劇院功能
頗具巧思,譬如屋頂或採流線型、或採圓拱型架設,即可增強收集音波效果,以達唱戲者餘音繞樑、
聽戲者如癡如醉,可惜古代父權社會下女子沒有與賓客共同看戲權利,只得窩在以屏風區別開的隔間
「十八曼陀羅館」中,聽取前堂的熱鬧。
此館另一特別之處,在於廳堂正對荷花池的窗戶採用藍色玻璃,號稱夏天時往外看,
就是一片蔚藍的冰雪世界映入眼簾,具消暑效果,頗有自我感覺良好的阿Q精神,
亦可視為現代低碳綠建築的濫觴。
上下對照圖請玩家自行體驗。
-與誰同坐軒
湖心一涼亭,得名取自蘇東坡《點絳唇‧閑倚胡床》「與誰同坐? 明月,清風,我」詞句,
點提此處可賞水中之月,亦可受清風之爽,又因其形狀如扇,
屋面、軒門、窗洞、石桌、石凳、軒頂、燈罩、牆上匾額等也全是扇形而別名「扇亭」。
本身稱不上是主體建築,但地理位置優越,差不多就在園林的中間地帶,環顧四周移步換景,
不同角度就是不同風情,若是出了扇亭沿著邊廊走一段再回頭往「與誰同坐軒」的方向看,
拙政園亭台樓榭精華盡收眼底,更是導遊 E 口中的拙政園最佳觀景點。
對照導遊 E 的高評價與我心中不怎麼壯闊的波瀾,只能說我太俗氣不懂得欣賞。
事實上,照拙政園這般考究法,為他專開一堂一學期3學分的「拙政園賞析」都不過分,
今天在時間有限且 T 先生只想哈煙,沒有專業導覽的情況下,
我只能盡力捕捉藏在一磚一瓦中的小學問,再依照一開始對自己的約定,
沒名堂的發表附庸風雅的感言,就不知道有沒有兼顧戲劇效果了。
(想想好端端假日還要陪兩個台北俗逛大街,T 先生還是挺辛苦。
還是早點出園讓他哈煙吧~~~)
- Nov 24 Wed 2010 00:05
'10 神州大陸,我不是廢物---煙雨江南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