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3 Sat. 2023

好好的星期六早上竟還在杭州拜訪公司,下午微旅遊桑一下那也是補償有理。

搭地鐵來到杭州隔壁地級市紹興,既是典型江南水鄉,也是擁有 2500 年歷史的文化名城,春秋時期乃越國都城,

至秦朝屬會稽郡管轄,亦為西楚霸王項家起兵處,有玩楚漢相爭題材電玩的想必都不陌生,紹興米酒那更是

名滿天下,統合看係全中國著名旅遊勝地、名士之鄉,自古有「東南山水越為首,天下風光數會稽」的美譽,

景點名勝信手捻來,這就立馬打卡朝聖、不誤人生:

魯迅故里

名士之鄉紹興、人文薈萃紹興,有個站在這一幫地靈人傑頂點的男人叫魯迅。

整片與魯迅行跡強相關的區域圈成故里,範圍內包括魯迅故居、魯迅博物館、魯迅母校等建築看點本就不少,

加上有中共政府民族主義 icon 背書,各種校外教學、愛國團建肯定更川流不息了。

當中景點 C 位當屬魯迅故居,周家 (魯迅本名周樹人) 係書香門第,家宅本就頗有大院格局,前後達六進,

擺到現在就意味著逛起來有料,一居一室都有故事,例如德壽堂為周家迎賓與舉行重大活動場所,

魯迅祖母、魯迅母親、魯迅個人房間在導覽加持下成了充滿魯味的空間,後院百草園則為周家族人共有的

荒棄菜園,論收成沒多少,卻是童年魯迅經常玩耍的地方,也是其經典童年回憶文章「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裡的主角場景:

'23 紹興---魯迅故里+沈氏園+秋瑾故居+書聖故里+八字
'23 紹興---魯迅故里+沈氏園+秋瑾故居+書聖故里+八字
'23 紹興---魯迅故里+沈氏園+秋瑾故居+書聖故里+八字
'23 紹興---魯迅故里+沈氏園+秋瑾故居+書聖故里+八字
'23 紹興---魯迅故里+沈氏園+秋瑾故居+書聖故里+八字
'23 紹興---魯迅故里+沈氏園+秋瑾故居+書聖故里+八字
'23 紹興---魯迅故里+沈氏園+秋瑾故居+書聖故里+八字
'23 紹興---魯迅故里+沈氏園+秋瑾故居+書聖故里+八字
'23 紹興---魯迅故里+沈氏園+秋瑾故居+書聖故里+八字

其他空間有些拿來改成博物館性質陳列,例如全國政協副主席、魯迅二弟周建人紀念館,

一邊告訴大家周家多人才,一邊也提醒遊客有功於共產黨就是秋:

'23 紹興---魯迅故里+沈氏園+秋瑾故居+書聖故里+八字
'23 紹興---魯迅故里+沈氏園+秋瑾故居+書聖故里+八字
'23 紹興---魯迅故里+沈氏園+秋瑾故居+書聖故里+八字
'23 紹興---魯迅故里+沈氏園+秋瑾故居+書聖故里+八字

魯迅紀念館

才說到弟弟有自己的紀念館,男主角魯迅又怎能落居下風呢?

故居不遠處立馬好大一間魯迅紀念館迎客,對其生平、思想、著作皆有極為詳實的介紹,此外也有其他名人

對魯迅評價或悼文顯其一生不凡,頗有 Linkedin 互相點讚背書技能包的效果:

'23 紹興---魯迅故里+沈氏園+秋瑾故居+書聖故里+八字
'23 紹興---魯迅故里+沈氏園+秋瑾故居+書聖故里+八字
'23 紹興---魯迅故里+沈氏園+秋瑾故居+書聖故里+八字
'23 紹興---魯迅故里+沈氏園+秋瑾故居+書聖故里+八字
'23 紹興---魯迅故里+沈氏園+秋瑾故居+書聖故里+八字
'23 紹興---魯迅故里+沈氏園+秋瑾故居+書聖故里+八字
'23 紹興---魯迅故里+沈氏園+秋瑾故居+書聖故里+八字
'23 紹興---魯迅故里+沈氏園+秋瑾故居+書聖故里+八字

三味書屋

魯迅故里景點三本柱,故居、博物館,以及眼前的魯迅母校三味書屋。

三味書屋係晚清紹興府城內著名私塾,也是魯迅 12 歲至 17 歲求學的地方,塾長江田島平八,喔不是,

塾長壽鏡吾可謂補教界名師,學養兼備,60 年作育英才無數,書屋內一份細數紹興人士國考金榜題名名錄

簡直館前路狂賀高中的海報森林氣象。 書屋本身走質樸路線,估計是沒有營業執照的家宅補習班吧,

也確實是壽老師自己家,客室、臥室、書房一應俱全,其中書房也就是上課地點三味書屋本人啦,

坐東朝西、北臨小河,正中為塾師桌椅,兩側為客席,窗前壁下為學生席,傑出校友魯迅的座位

則位居室內東北角,桌面右下角有一「早」字手刻,典故源於少年魯迅一次因遲到遭受塾師訓斥,

於是刻下「早」字自勉,人格高度顯然不是一般拿立可白在課桌椅塗下「xxx 到此一遊」的屁孩可以比擬:

'23 紹興---魯迅故里+沈氏園+秋瑾故居+書聖故里+八字
'23 紹興---魯迅故里+沈氏園+秋瑾故居+書聖故里+八字
'23 紹興---魯迅故里+沈氏園+秋瑾故居+書聖故里+八字
'23 紹興---魯迅故里+沈氏園+秋瑾故居+書聖故里+八字'23 紹興---魯迅故里+沈氏園+秋瑾故居+書聖故里+八字
'23 紹興---魯迅故里+沈氏園+秋瑾故居+書聖故里+八字
'23 紹興---魯迅故里+沈氏園+秋瑾故居+書聖故里+八字

沈氏園

走出魯迅故里,與之並列 5A 級景點的還有眼前的沈氏園。

最初為南宋沈氏富商所有,是謂沈氏園,而既然是好野人的私家園林,逛起來總有一定水準,

亭閣、磚井、池塘、假山甚麼的雖然很多不是原物,起碼不是沒根據的重修,但真正讓沈氏園紅起來的

還是南宋文豪陸游與前妻唐琬的愛情故事---兩夫妻原本才華相當、兩心相許,但不過兩三年,陸游

迫於不喜歡媳婦的陸母壓力,化身媽寶休妻。 離婚後多年來兩人音訊全無,結果某天陸游來這間沈園玩耍時,

竟然就這麼偶遇前妻和她現任丈夫迎面而來,擺到現代這畫面肯定能激發甚麼痛苦情歌靈感、或者直接

芭樂劇+BGM 伺候了,當年也讓陸游有感寫下傳世的經典詩作 <釵頭鳳>,

「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閒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詩文內容前後段道盡錯失姻緣的悔恨,莫莫莫罷罷罷 yoyoyo 無奈爆棚,只能說情傷果然是創意的養分:

&apos;23 紹興---魯迅故里+沈氏園+秋瑾故居+書聖故里+八字
&apos;23 紹興---魯迅故里+沈氏園+秋瑾故居+書聖故里+八字
&apos;23 紹興---魯迅故里+沈氏園+秋瑾故居+書聖故里+八字
&apos;23 紹興---魯迅故里+沈氏園+秋瑾故居+書聖故里+八字
&apos;23 紹興---魯迅故里+沈氏園+秋瑾故居+書聖故里+八字
&apos;23 紹興---魯迅故里+沈氏園+秋瑾故居+書聖故里+八字
&apos;23 紹興---魯迅故里+沈氏園+秋瑾故居+書聖故里+八字
&apos;23 紹興---魯迅故里+沈氏園+秋瑾故居+書聖故里+八字

秋瑾故居

前文一再強調紹興地靈人傑,名人故居那是真多,魯迅外還有蔡元培、周恩來、王陽明等各自圈粉。

結果有限時間內從眾多選擇中挑了秋瑾故居,我果然對「秋」沒有抵抗力哪,秋女俠大家肯定是聽過的,

但生平可能是陌生的,這間秋瑾度過少年時期以及留日歸來後直到死前搞革命的場所正好做了不錯的補充介紹。

&apos;23 紹興---魯迅故里+沈氏園+秋瑾故居+書聖故里+八字
&apos;23 紹興---魯迅故里+沈氏園+秋瑾故居+書聖故里+八字
&apos;23 紹興---魯迅故里+沈氏園+秋瑾故居+書聖故里+八字
&apos;23 紹興---魯迅故里+沈氏園+秋瑾故居+書聖故里+八字
&apos;23 紹興---魯迅故里+沈氏園+秋瑾故居+書聖故里+八字
&apos;23 紹興---魯迅故里+沈氏園+秋瑾故居+書聖故里+八字

來了才知秋瑾出身官宦世家,兒時還曾因父親來台任官的關係短暫旅台,這樣想來甘願放下國家公務員

既得利益、投身革命那確實是難能可貴。 秋家談不上位高權重,小官宅走小康素雅路線,亮點沒啥,

看看秋女俠塑像而已,倒是博物館區域展示不少清末民初歷史片段,也見證秋女俠英雌崛起過程,

雖然事後看有許多革命活動策畫頗有勇無謀,從一心殉道當革命火種的目的來看還是造成很大迴響的,

只能說秋瑾姓秋就贏了:

&apos;23 紹興---魯迅故里+沈氏園+秋瑾故居+書聖故里+八字
&apos;23 紹興---魯迅故里+沈氏園+秋瑾故居+書聖故里+八字
&apos;23 紹興---魯迅故里+沈氏園+秋瑾故居+書聖故里+八字
&apos;23 紹興---魯迅故里+沈氏園+秋瑾故居+書聖故里+八字
&apos;23 紹興---魯迅故里+沈氏園+秋瑾故居+書聖故里+八字
&apos;23 紹興---魯迅故里+沈氏園+秋瑾故居+書聖故里+八字
&apos;23 紹興---魯迅故里+沈氏園+秋瑾故居+書聖故里+八字

書聖故里

故居走三連,魯迅、秋瑾,現在又有書聖王羲之。 老王是山東人,後搬來紹興,平生兩愛好為鵝和珠,

認為養鵝可養性、還能從鵝的姿態找尋筆法靈感,手裡有珠把玩則可磨練手勁、下筆更為遒勁有力。

結果相傳某天王羲之失落愛珠,疑為來訪老僧竊珠,致使老僧抑鬱羞憤而終,後發現明珠為家中白鵝所吞。

王羲之追悔莫及,從此戒絕玩珠之癖,並捨宅為寺,現名為「戒珠寺」,換句話說就是連故居都不存在啦,

所謂書聖故里也就變成看這附近一帶老房為主了。

&apos;23 紹興---魯迅故里+沈氏園+秋瑾故居+書聖故里+八字
&apos;23 紹興---魯迅故里+沈氏園+秋瑾故居+書聖故里+八字
&apos;23 紹興---魯迅故里+沈氏園+秋瑾故居+書聖故里+八字
&apos;23 紹興---魯迅故里+沈氏園+秋瑾故居+書聖故里+八字
&apos;23 紹興---魯迅故里+沈氏園+秋瑾故居+書聖故里+八字
&apos;23 紹興---魯迅故里+沈氏園+秋瑾故居+書聖故里+八字
&apos;23 紹興---魯迅故里+沈氏園+秋瑾故居+書聖故里+八字
&apos;23 紹興---魯迅故里+沈氏園+秋瑾故居+書聖故里+八字
&apos;23 紹興---魯迅故里+沈氏園+秋瑾故居+書聖故里+八字

然而縱使沒有精確的一、兩棟地標建築,書聖故里魅力還是不差的。 比起走訪過的不少中國其他老街,

書聖故里相對而言整修似乎沒那麼大刀闊斧,破則破矣,卻也留存更多古風與更深的真實情趣,

景區內裡弄小巷、小橋流水、粉牆黛瓦、青石板路、庭院深深,號稱濃縮了江南水文化、橋文化、酒文化、

街市文化於一處,不過度用力反而更添歷史文化氣息:

&apos;23 紹興---魯迅故里+沈氏園+秋瑾故居+書聖故里+八字
&apos;23 紹興---魯迅故里+沈氏園+秋瑾故居+書聖故里+八字
&apos;23 紹興---魯迅故里+沈氏園+秋瑾故居+書聖故里+八字
&apos;23 紹興---魯迅故里+沈氏園+秋瑾故居+書聖故里+八字
&apos;23 紹興---魯迅故里+沈氏園+秋瑾故居+書聖故里+八字
&apos;23 紹興---魯迅故里+沈氏園+秋瑾故居+書聖故里+八字
&apos;23 紹興---魯迅故里+沈氏園+秋瑾故居+書聖故里+八字
&apos;23 紹興---魯迅故里+沈氏園+秋瑾故居+書聖故里+八字

八字橋

水鄉紹興一大特色就是橋,若引述官媒說法就是「東方威尼斯」,是沒有圍牆的博物館,也是一本漂在水上的書,

據 1993 年統計全市橋樑數字破萬,譽為「萬橋市」,現存古橋亦達 604 座,型態齊全、跨越朝代歷史幽深,

為幾無疑義的中國古橋博物館。

其中最珍貴的當屬八字橋,始建於南宋,石梁橋架構呈東西向,東端分南、北坡,西端分西、南坡,

並分別皆呈八字形,特殊形態是中國早期簡支梁橋中的僅有孤例。

眼前實物雖為 1982 年的近代大修成果,上述型態不變,此時天黑了才來打卡是晚了,畢竟還是 list checked:

&apos;23 紹興---魯迅故里+沈氏園+秋瑾故居+書聖故里+八字
&apos;23 紹興---魯迅故里+沈氏園+秋瑾故居+書聖故里+八字
&apos;23 紹興---魯迅故里+沈氏園+秋瑾故居+書聖故里+八字
&apos;23 紹興---魯迅故里+沈氏園+秋瑾故居+書聖故里+八字

倉橋直街

入夜進到了覓食環節,隨波逐流如我來到古城那肯定又要當老街的俘虜,水到渠成來到紹興老街人氣王

倉橋直街。 沒有老街不說自己歷史悠久的,但倉橋直街還挺誠實,景區內建築多起於清末民初,

另一方面也因不那麼年久失修、反因無須大修更能保留原始風貌,河道、民宅、街坊配合無間,

整體氣氛就算商業化似乎也還保有些許靈魂與人間煙火氣,最重要是小吃還真的有許多滿不賴的,

例如紹興黃酒天下聞名,但本以為是 KTV 懲罰遊戲的黃酒奶茶卻是意外好喝,香醇熱呼的正適合

現在攝氏三度喝,另一地方名產紹興臭豆腐也以近似百頁的鬆軟綿密口感令我臣服,有別一般觀光地

食來只有油耗和重口調味料的劣等貨色,值得嘉許:

&apos;23 紹興---魯迅故里+沈氏園+秋瑾故居+書聖故里+八字&apos;23 紹興---魯迅故里+沈氏園+秋瑾故居+書聖故里+八字
&apos;23 紹興---魯迅故里+沈氏園+秋瑾故居+書聖故里+八字
&apos;23 紹興---魯迅故里+沈氏園+秋瑾故居+書聖故里+八字&apos;23 紹興---魯迅故里+沈氏園+秋瑾故居+書聖故里+八字
&apos;23 紹興---魯迅故里+沈氏園+秋瑾故居+書聖故里+八字
&apos;23 紹興---魯迅故里+沈氏園+秋瑾故居+書聖故里+八字
&apos;23 紹興---魯迅故里+沈氏園+秋瑾故居+書聖故里+八字
&apos;23 紹興---魯迅故里+沈氏園+秋瑾故居+書聖故里+八字

最後再以一碗正餐次塢打麵總結今天。 打麵,手打麵,據說當年朱元璋征戰天下,來到紹興諸暨這個地方

(西施是諸暨人,紹興名人榜又 +1) 吃到某百姓人家招待的家常麵條,竟讚不絕口,從此諸暨次塢打麵

詢問度破表至今,吸引無腦觀光客如我不遠千里探店。 料理方式也不花俏,麵條上淋上現炒澆頭而已,

現炒就新鮮,新鮮就贏一半,本日點了看名字就覺得很豪華的諸暨三鮮麵,實測體驗還真是不賴,有嚼勁麵條

嚐來像西門建宏牛肉麵,三鮮澆頭亦料多紮實,飽足滿足獲得我的 4 星好評,無愧其地方庶民美食名號:

&apos;23 紹興---魯迅故里+沈氏園+秋瑾故居+書聖故里+八字
&apos;23 紹興---魯迅故里+沈氏園+秋瑾故居+書聖故里+八字
&apos;23 紹興---魯迅故里+沈氏園+秋瑾故居+書聖故里+八字
&apos;23 紹興---魯迅故里+沈氏園+秋瑾故居+書聖故里+八字
&apos;23 紹興---魯迅故里+沈氏園+秋瑾故居+書聖故里+八字

想不到半日遊也能這麼豐富哪...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ealman 的頭像
    realman

    realman

    real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