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5 Sun. 2023 (cont.)

西安旅遊到現在,仿佛一直穿越到唐代。

然而經典兵馬俑豈能錯過? 於是從華清池愉快的順路出發,

一轉眼逆流兩千年,世界第八大奇蹟兵馬俑躍然眼前。

'23 西安---兵馬俑
'23 西安---兵馬俑

所謂兵馬俑景區,其實只是秦始皇規模達兩個澳門大小陵墓的其中一小部分陪葬坑而已。

於文革後的 1974 年才被農民無意發現,實屬萬幸,而鑑於考古挖掘工作之浩繁,以及讓更多文物重見天日、

接觸氧氣後的可能損傷,可預見的將來也就只有這些兵馬俑坑可以參觀了,空前絕後的身世只有讓這批

陶土戰士們更加珍貴。 細看兵馬俑景區,可再分為第一、二、三坑秦俑,當中主力當屬一號坑,

也是本地的明信片畫面擔當,超 6000 具人俑、車俑、獸俑組成秦國傲人的車兵步兵聯隊,

且由於當初造俑時均以真人為塑形模特,士兵們還千人千態,或胡人樣貌高鼻虎目、或漢人樣貌剛毅顧盼,

髮型、鎧甲、形體、姿態也各有細微不同,從入眼瞬間當即給人雞皮疙瘩等級的視覺震撼:

'23 西安---兵馬俑
'23 西安---兵馬俑
'23 西安---兵馬俑
'23 西安---兵馬俑
'23 西安---兵馬俑
'23 西安---兵馬俑
'23 西安---兵馬俑
'23 西安---兵馬俑

講到何以能動員千軍萬馬,這就提到了秦始皇的豐功偉業,只能說努力給秦始皇洗白並大力讚揚其

大一統中國功績、統一各種好棒棒的導遊政宣工作確實挺賣力。

一邊說著沒有交集的語言,一邊來到三號坑,規模雖遠遜一號坑,但從這個坑出土的陶俑造型為將帥級的

考古發現判斷,這裡似是統領秦始皇地下大軍指揮部所在,地位也因此或為三個坑中最高,

據我以前中華民國國軍經驗來看,主要工作大概就是打草蓋章和摺棉被吧!

'23 西安---兵馬俑
'23 西安---兵馬俑
'23 西安---兵馬俑
'23 西安---兵馬俑
'23 西安---兵馬俑
'23 西安---兵馬俑
'23 西安---兵馬俑

最後來到二號坑,由於挖掘工作還在進行式,展出陶俑質、量皆為三個坑中較潦草者,

但也給了遊客近距理解考古作業機會,比如發現拼湊陶俑的過程其實就是不斷的 trial & error,

因此成果大有可能是各個散落原件的混血大雜燴,以牛肉來比喻的話,我想就是眼前的戰馬身上有某戰馬 A 的

菲力部位,加上戰馬 B 的沙朗和戰馬 C 的腰內肉吧。

另一方面,即使二號坑真實實力未顯現,也可從幾個有獨立展櫃的猛男們,一窺本坑坐擁弩兵、戰車、騎兵、車徒

最多兵種且陣營最複雜的藝術高度,例如眼前這尊跪射俑,身穿戰袍,外披鎧甲,頭頂左側綰一發髻;左腿曲蹲,

右膝着地,雙手置於身體右側作握弓弩待發狀,作工精細、神情生動,堪稱最知名的一尊兵馬俑:

'23 西安---兵馬俑
'23 西安---兵馬俑
'23 西安---兵馬俑
'23 西安---兵馬俑
'23 西安---兵馬俑
'23 西安---兵馬俑

再看這尊將軍俑,身高 198 公分身材魁梧,精心梳理的高吹中分、頭戴鶴冠、身穿做工精細且邊緣處

還有彩繪圖案的魚鱗鎧甲等,均顯示其不凡地位:

'23 西安---兵馬俑

其餘如騎兵俑、立射俑、中級軍吏俑,也都是人氣保證,玻璃櫃外洶湧看客宛如飛蛾撲火。
'23 西安---兵馬俑
'23 西安---兵馬俑
'23 西安---兵馬俑'23 西安---兵馬俑
'23 西安---兵馬俑

遊覽途中還有一個與猛男合照的環節,千軍萬馬好萊塢景深背景就是頂:
'23 西安---兵馬俑
'23 西安---兵馬俑

然後剛剛親近過的猛男們現在又變成了冰棒 lol。 有吃有玩有學習的兵馬俑,只能說真是老少咸宜阿!
'23 西安---兵馬俑
'23 西安---兵馬俑
'23 西安---兵馬俑
 

(to be continued...)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兵馬俑 西安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ealman 的頭像
    realman

    realman

    real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