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 Sun. 2018
國際盛事冬季奧運這回辦在韓國 Pyeongchang (平昌),近水樓台實在沒有不去的道理。
平昌遠在江原道,首爾後花園身份不知可否類比花東之於台北,但國際滑雪勝地地位可就是得天獨厚,
拜第 23 屆冬奧首次落地韓國之賜順勢發展蓬勃,打算繼 1988 漢城奧運、2002 年世足後再展
新銳強國威風的韓國自當摩拳擦掌,演示 5G 通訊之餘,光化門前開幕慶典也早已如火如荼。
靠 B 女士 carry 歷經幾段深入雪國的巴士後順利抵達賽場,稍晚再與 S 社友人 D 君夫妻會合,
踩點我整趟冬奧的唯一賽事女子雪上技巧 (Freestyle Skiing Moguls)。
雖然我人生僅一次 snowboarding、那次還 95% 時間賴在地上看風景的冰上運動履歷顯然是來湊熱鬧的,
看著現場人山人海還是我心澎湃,勇於面對曠野寒夜冷吱吱不償命:
可別說我不懂女子雪上技巧,不就是看少女們左右扭腰擺臀俯衝下坡,然後偶爾飛上天旋轉跳躍而已。
不多久好戲開鑼,外行如我起碼也有標示場上人物和數據的電視牆,助我各國選手如數家珍好比熟悉女團的
善良宅宅,而在第一輪第二組預賽登場的南韓地主選手徐正和在群眾歡呼聲下當然也沒有錯認的空間。
然而歐美人士還是技高一籌,擠得徐女士排名逐漸靠後無法晉級,反觀美國隊芳齡 18、
2014 年即以 14 歲之齡成為美國隊史上最年輕國手的新星 Tess Johnson 則以最高分漂亮領先群雌:
比完預賽後竟然要等上好長一段空擋,觀眾們硬擠暖氣小屋好比什麼冰河期再現地球的災難片場景。
複賽千呼萬喚始出來,美帝延續上一輪 Tess Johnson 后冠級一人 carry 全隊的霸氣表現,
這回團隊倒是人人演出精彩,囊括不少前幾高分席次通殺其餘各國,Amreica is indeed great again.
但勝負變換只在須臾。 領先了大半夜的美軍在複賽第二輪基本上全滅,滑出賽道的、落地踉蹌的、
完賽時間過長的各種失誤一個不缺,此時加拿大儼然接起美洲代表大旗與歐洲列強爭雄。
接著更戲劇的,決勝盤 final round 3 竟由前幾輪表現老在中段班的法國選手 Laffont Perrine
後來居上爆冷摘金,展現了不到最後關頭不知鹿死誰手的戲劇張力,行前沒抱什麼期待如今更顯值回票價。
人人身形靈動翩翩,從出發到結束短短 10~20 秒充滿速度與激情,雪上技巧觀賽初體驗可說是一見鍾情了。